股票是投資人非常容易接觸的一種投資工具,投資人於公開市場上以市場共識的價格買近,並以更高的價格賣出以是,其差價扣掉必要的成本,如稅金、手續費等等即為獲利。相反的,賣出價格如果更低,即為損失。
每位投資人都想買最低賣最高,但現實總是殘酷的,我們都只是普通人,你以為的最高是真的最高嗎?2021年大家親眼見證的貨櫃航運股就是一個非常好的例子,這麼大型的股票,誰能想像前面的魚頭跟魚身只是個開始,最後面的魚尾會變成那麼“翹”那麼“陡”?股票上漲下跌的當下,誰會知道現在是魚頭、魚身還是魚尾了?十年前又有誰能想到2021年台積電的股價可以到600?
又有誰能預測到目前的台灣50,台灣權值最大的前50間公司十年後又會變成怎麼樣??
據筆者觀察,正常人投資股票,皆受到很多因素影響,市場上很多分析師、眾多的投資建議、法人的目標價等等資訊,投資人需要從如此龐大的資訊中過濾選擇“相信”、“不相信”、“部份相信”皆會受市場情緒及當下的個人感覺做投資決斷。
投資人應謹記每個人都要有自己的進出依據,建立自己的交易系統並列出自己的交易邏輯,就像市場上大家常說的一句話“當你買進的理由消失了,請立即賣出”,這也是筆者自己多年來交易的體會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